园区转型|传统工业园区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

发布作者:尹福臣浏览次数:

伴随着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以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的工业化高潮已经基本结束。今天,当工业4.0、互联网+、新旧动能转换等一系列“热词”扑面而来时,传统工业园区该何去何从呢?该如何培育新兴产业动能呢?该如何利用已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发掘园区转型的基因和路径,打通过去与未来之间的链接呢?笔者从新旧动能转换的思路入手,结合我们在园区转型咨询方面的研究,探讨一下传统工业园区转型的一些方向和路径。


一、产业高端发展:通过产品技术升级、品牌服务升级,实现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第一个路径是产业高端化,这是传统工业园区优先要考虑的路径。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企业。通过对园区企业的筛查,总是会发现有潜力的企业或是有梦想的团队,然后以大力度支持其升级产品技术、品牌服务,或者促进其兼并重组。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分析现有产业链的高端方向或拓展方向,可以有选择地促进企业裂变、培育关键环节、提升产业链位置,向价值链高端靠拢。

2008年,在做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调研过程中,中复连众、中复神鹰等企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复连众原为地方国有企业,2006年初从德国引进风力叶片高新技术,首创国内1500千瓦风力叶片,年底将德国公司收购(欧洲第二大叶片厂),成为自己的研发中心。中复神鹰原来做纺织机械,2005年与奥神集团合作,在原有生产装备集成国外先进技术,成功地生产出碳纤维。它们通过技术的升级,成功实现了企业转型,也带动了开发区复合材料产业的发展。


二、产业智能改造:利用工业4.0技术,打造智能化、柔性化、开放化OEM平台

江苏如皋经济开发区也是个很好的例子,原来在轮胎、机械、锻压、金属外壳等有一定产业基础,双钱轮胎是开发区最大的企业。2013年,几经努力和波折,深圳陆地方舟电动车公司收购原如皋客车总厂,建立了江苏陆地方舟公司,形成了纯电动客车、乘用车、货车、专用车等生产线。依托陆地方舟项目,开发区提出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雄心和规划。目前,如皋开发区新能源汽车和氢能产业的发展态势很好,有康迪吉利、沈阳金杯、青年亚曼、陆地方舟、英田轻卡、美国赛麟6家整车厂落户,有百应能源、碧空氢能、泽禾新能源、江苏清能、美国安思卓制氢设备等10多家氢能企业,它们还规划建设一个氢能产业小镇。

近年来,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出现了质的变化,由互联网制造、智能工厂、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新技术推动的产业智能化革命正在到来。工业4.0时代的到来,传统工业园区要加快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从单个企业运营看,主要包括建设智能车间、机器人替代人、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等。

从园区整体看,以产能重组和互联网制造的理念,整合原有企业装备与社会化创客,可以打造智能化、柔性化、开放化的共享制造平台,适应多种商品的轮番生产,提高生产制造效率,并可以为周边企业、创客团队提供技术改造、小试中试、技术检测、资金融通、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等增值服务。

深圳有个“智造局“的产业平台,定位为互联网先进制造中心,其核心是构筑云工厂,专注于0-10k的高品质、小批量的智能产品;配置3D打印机、覆膜车间、小型贴片线、小型流水生产线、基础检测设备;采用精益生产的方式管理,采用多次迭代的项目管理流程。“智造局“构建了一个很好的互联网制造和共享制造平台。


三、产业循环发展:推进“绿色化、循环型制造”,放大循环经济效益

今天,还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就是国外科技中小企业已经开启进入中国的步伐。相对于专利保护而言,大规模量产、快速迭代、迅速占领市场对于中小科技企业更重要,中国依托市场、资本、制造优势,成为科技中小企业迅速量产的重要一环。这对位于城市群范围的传统工业园区来说是个好机会。

产业循环化发展,既能够更好的实现环境保护,也能够提升产业经营效益。传统工业园区推进绿色化、循环化发展,不能囿于园区的红线范围,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构建产业间耦合系统,包括资源综合利用、原料综合利用、清洁能源生产和清洁生产技术四个层面

针对化工、冶金、造纸、纺织、轮胎、农产品加工等传统加工产业,通过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节能环保技术、清洁能源使用、工艺和装备改进等方式进行绿色化改造,全面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可以搭建资源共享、废物处理、服务高效的公共平台,促进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的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现在国家大力鼓励再生资源利用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打造“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生态工业示范园,这里面有很多的产业机会,比如冶金、化工、电力等工业废弃物,以及废纸、石粉、硅砂、木屑等回收利用,可以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加气混凝土砌块、人造石材、木塑复合材料等循环型建材。


四、产业组织创新:基于互联网+技术和模式,重新构建产业组织生态

在工业互联网的冲击下,未来的产业组织形式将发生剧烈变革,首先是大企业越来越大且会呈现大批量定制的特点,小企业越来越小,重点聚焦于某一领域的研发设计及供应链组织,大小企业呈现相互依托、相互竞争的特点。企业联合可以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形成以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共同参与、上下游企业联动的合作模式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产业价值链的进一步分解和重新组合,衍生了平台经济、产业众筹、众包等新的模式。比如海尔通过互联网+变革,实现了海尔产业资源(工业设计、采购、销售渠道、物流、仓储)、互联网金融资源 (融资租赁、小额贷款)、工业设计、研发制造等资源的对接;比如小米专注于设计和营销,通过小米生态链平台,在多个消费电子领域取得了突破发展。

传统工业园区应充分利用原来积累的产业资源,包括不同企业的产品研发系统、检验检测设备、数控设备等,搭建联合的产业服务平台,实现优势互补。这里面也可以将园区外面的产业资源整合进来,打造基于互联网+的产业生态圈。应鼓励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对接上海、深圳、北京、硅谷、以色列等地,组建跨区域产业联盟网络。


五、科创经济培育:打造科创经济载体和环境,“无中生有”推动产业升级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到来,各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且经常会诞生出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科创经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受追捧,不仅有各种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还有来自国企、民营企业的投资热情。这是一次普惠型的盛宴,大家都有些机会。

瞄准新兴产业,通过“无中生有”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以增量产业带动存量产业转型升级,可以推动整体产业的突破发展。对于传统工业园区来说,要努力打造科创经济载体和环境,一是建设孵化器、众创空间和科技加速器;二是吸引科研院所分支机构、公共实验室和企业研发中心,建立公共技术平台等;三是引进多元化的创新人才,打造互动交流平台,促进跨界创新。

2011年,石墨烯发现者被授予诺贝尔奖的第二年,常州市、武进区两级政府出资5000万元,成立了全球第一家专业从事石墨烯研发和产业化的新型研发机构——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并规划约480亩的石墨烯科技产业园,打造集“研究院-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于一体的石墨烯创新创业载体。今天,常州武进石墨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领跑全国,甚至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六、服务经济发展:挖掘服务业市场机会和资源优势,探索服务业扩大开放

传统工业园区多有重生产、轻生活的问题,这也为后来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一般来说,有三类服务经济可以发展:一是生活商贸型服务业如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社区服务等,这取决于园区集聚的人口和流动人群;二是产业服务型服务业如仓储物流、会展商贸、教育培训、技术服务、检验检测等,这要看园区的产业集群规模;三是主题消费型服务业如医疗健康、汽车后服务、文化体育、养老养生、旅游度假等,这主要取决于园区在城市中的区位和资源禀赋情况。

我们在做合肥包河经开区转型升级规划时,发现安徽特检中心、国家质检中心、方圆质检、国家检验检测基地等重点项目都集聚于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临近省府所在地,这些机构便于与省府部门的商务沟通。因此我们规划了一个检验检测产业集聚区,预计到2020年检验检测服务业收入达400亿元,集聚50家以上检验检测企业,而与检验检测服务配套的企业将会更多。

服务经济还有一个重大机会就是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上海自贸区建设进一步打开了我国服务业开放的大门,服务业转移已经成为我国产业转移的重头戏。有条件的园区,应积极探索服务业的扩大开放,积极发展服务贸易业态,打造跨境电商、新兴金融、服务外包、国际医疗等服务业集聚区。


七、创意经济发展:植入文化和创意元素,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

随着中国中产阶层消费水平的提升,其对于文化、艺术、创意体验的追求日益强烈。国家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将数字创意产业列为五大10万亿级产业之一,给予高度关注。产业融合、科技创新的融合、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能够催生出许多新产业、新产品和新服务。

近年来,国家积极出台政策鼓励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一来可以衍生新业态,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多产业相互渗透,衍生多种业态,设计、广告、会展。二来可以引领新消费,文化、艺术等元素引入,带动产业内部消费、市场消费升级,发掘体验型、网络型、互动型消费新模式。

在传统工业园区中,发展创意经济主要通过原有企业转型、老厂房改造创意园区等方式来实现。老厂房改造已有很多案例,企业转型的也有不少案例。我们在合肥包河经开区调研过一家企业,原来生产电子产品的安达电子变身为发展科技文化创意产业的安达创展,主要业务为全国科技馆、主题博物馆等展馆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其中最关键的是虚拟现实技术研发和应用。

在传统工业园区中融入文化、创意相应元素,将会极大增加园区的吸引力,这些元素可以小到现代艺术雕塑,大到现代艺术馆、社交体验式书店、文化创意产业园。

根据新旧动能转换的影响面不同,我们将之分为单元式升级全局性升级,单元式升级主要针对特定产业业态实现“有中出新”或是“无中生有”,全局性升级针对园区全局,应用互联网+、产城一体、产融结合的思维,着眼于运营模式和发展环境的升级。以上分析的7个路径,主要着眼于实现“有中出新”或是“无中生有”,但也都离不了园区整体投资环境的提升。


联系东滩
如果您需要我们提供项目咨询、运营顾问、专题研究等方面服务,请点击“业务联系”填写需求信息,以便我们尽快做出回复。
咨询热线:021-3362 6586,139 1600 5445
业务联系
微信扫一扫
立即关注东滩智库

业务联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