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LNG产业相关资讯
LNG产业的概念与主要应用领域
LNG产业的带来的商机
案例借鉴——福建莆田“LNG产业园”
※动态资讯※
美国页岩气革命正在改变国际能源版图和地缘政治。从2005年开始,得益于页岩气技术的突破,美国页岩气获得大规模开发。2007年美国页岩气产量为366.2亿立方米,2011年达1800亿立方米。有预计称,2035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将占到本国天然气总产量的45%。美国能源署(EIA)发布《2012年能源展望报告》称,目前美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消费比重已缩至32%,天然气消费比重由原来的20%扩大至32%。
※主题解析※
LNG产业。LNG(Liquefied Natural Gas)即液化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相较于天然气贸易另外一种形态-管输天然气,LNG热值更高、污染更少、储运更方便,在国际天然气贸易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升高。
目前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消费约占23%,我国这一比例仅为4%。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深入落实,我国煤炭消费比例将不断降低,天然气比例将不断升高。根据国家相关规划,2015年我国天然气消费比例将达到8-10%,近年来天然气贸易中,LNG增速明显超过传统天然气,随着我国沿海LNG接收站的陆续建成,未来LNG在我国进口天然气中所占的比重将持续攀升。目前我国LNG主要应用在城市燃气、发电、工业燃料等领域,在化工领域由于考虑到经济性和国家政策的因素,发展前景不大。
※主题观点※
LNG规模利用带来新的产业机遇
我国LNG利用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自2006年第一座LNG接收站-广东大鹏LNG接收站建成以来,LNG进口量不断攀升,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2011年进口LNG1220万吨,价值约为58亿美元。“十二五”期末我国将有18做LNG接收站投入运营。
目前国际上LNG生产利用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从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能源与产业结构调整、居民消费结构调整等角度来看,LNG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LNG产业的蓬勃发展,将带动LNG装备制造、冷能利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一、LNG装备制造方兴未艾
我国LNG的来源有两种途径,其一是进口,这也是目前我国LNG主要来源,可以预见今后进口量将会进一步加大;其二,也是我国LNG最有潜力的增长点,就是国内中小气田的开发。中小气田如果采用铺设管网的形式,投资大,收益小,明显不经济,这也制约了中小气田的开发。而采用就地将天然气液化成LNG,通过专用运输槽车外送的形式,可以显著降低成本,将中小气田充分利用起来,增加国内天然气自给能力。
由此衍生出来的LNG装备制造业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LNG装备制造主要包括上游的钻采、液化、储存设备,中游的LNG运输船、接收站设备、下游的LNG运输槽车、加气站设备等。LNG装备制造项目目前投资比较活跃,主要的LNG装备制造商,如中集安瑞科、富瑞特装正在积极跑马圈地,编织覆盖全国主要LNG生产、消费区域的网络,过亿元的投资项目不断涌现。
二、LNG冷链物流应当重视
从LNG接收站来看,主要机遇在于LNG的冷能利用。目前国内LNG主要利用方式是先在接收站气化,然后通过管网向下游城市及工业企业集中供气。LNG气化过程会伴随大量的冷能释放,如何利用冷能是LNG消费国家都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我国LNG冷能利用形式与发达国家基本类似,但缺乏明确合理的规划,目前在建LNG接收站冷能利用项目大同小异,各接收站没有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资源及产业结构来构建核心竞争力,冷能利用效率不高。
大型LNG接收站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港口,东部沿海人口众多,是我国最大的消费市场;交通便利,对于国内而言,是重要交通枢纽,面向国际市场,则是我国主要出海门户。依托巨大的消费市场、便利的交通资源,充分利用LNG冷能,建设大型冷库,打造沿海冷链物流节点,就成为呼之欲出的设想。我国LNG布局自南而北,覆盖着全部的沿海岸线,目前的一些LNG接收站园区虽然也有物流项目,但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没有一个大企业具有“逐站建点”的总体规划。依托东部沿海LNG接收站,建设冷链物流节点,发展连接国内外消费市场的大型物流基地,是LNG冷能利用极具潜力的一个增长点,应当进入相关行业决策者的视野。
三、LNG汽车存在爆发性增长机遇
从LNG下游利用来看,LNG下游利用主要包括城市燃气、发电、汽车燃料等。城市燃气方面主要机遇在于输气管网的建设,由于LNG气化后可利用传统天然管网,而我国天然气管网建设正在进行,总体布局已经完成,这一块新的机遇并不多。LNG燃气发电方面的应用与常规天然气蒸汽-燃气发电原理相同,这一块的市场也没有比较有特色的增长点。
LNG最可能的爆炸性增长机遇在交通运输领域。随着世界节能减排的呼声越来越高,并且石油资源可开采年限已经不多,新能源电动汽车短期内不可能突破技术屏障,而LNG汽车相关的工艺技术已经比较成熟,LNG在汽车上的应用值得期待。目前在我国LNG汽车在中、西部发展比较快,主要应用在重卡、公交及长途客运车等领域。随着东部LNG接收站的陆续建成,沿海各大城市LNG加气站试点已经开始运营。与CNG汽车相比,LNG汽车能量密度大、续航能力强、环境污染小、安全性能高。未来我国将建立15000座以上加气站,随着加气站建设的展开,LNG汽车将会有爆发式增长的机会。
※案例借鉴※
福建莆田LNG产业园
福建莆田LNG产业园是我国目前LNG综合利用链条最完整的节能环保型示范园区。园区以LNG为龙头的产业链不断延伸,以冷能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体系不断拓展,形成了上下游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产业带动效益明显,2011年园区总产值近100亿元,对于我国蓬勃发展的LNG产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以LNG接收站为龙头,延伸产业链,发展LNG装备制造及下游应用项目
LNG利用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气化后进入输气管网,为城市及工业企业供气;另一种形式是仍然以液态的形式通过槽车等运输工具分销到各LNG加气站及卫星站。
产业园以LNG接收站为龙头,延伸LNG气化产业链,在接收站及输气管网建设方面引进LNG站线项目,在LNG应用领域发展燃气电厂项目,建设莆田燃气电厂,距LNG接收站仅一墙之隔;延伸LNG液态应用产业链,发展液态分销项目、槽车运输项目。其中液态分销项目主要包括:LNG 分销、LNG 卫星站、汽车加气站建设与运营、LNG 槽车运输管理等,槽车运输项目主要从事LNG槽车运输及福建省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建设。
二、以LNG冷能综合利用为核心,引进大项目,打造节能环保产业园
LNG液化过程中会吸收能量,气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冷能。从世界发达国家经验来看,LNG冷能利用项目都是与接收站一体化建设,目前冷能利用做的最好的国家是日本,主要包括冷能发电、冷热电联供、冷库、干冰制造、空气分离等。
园区充分利用LNG气化过程中释放的冷能,目前主要引进的项目包括冷能空分项目、精细胶粉项目、丁基橡胶项目等。其中冷能空分以空气为原料,利用LNG冷能生产空分产品,日产液态空分产品600多吨,是我国第一个LNG冷能综合利用产业示范项目;精细胶粉项目一改传统焚烧处理废旧轮胎的模式,利用LNG冷能将废旧轮胎冷冻至玻璃化温度以下,通过机械粉碎的方式制成精细胶粉,在降低污染和能耗的同时,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丁基橡胶项目利用LNG冷能替代传统工艺中的乙烯压缩机和丙烯压缩机制冷,以此来降低丁基橡胶的工艺能耗,大大降低项目投资及运营成本。
三、以循环经济为发展理念,依托园区项目,构建大型产业集群
园区以LNG接收站为龙头,LNG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为基础,LNG冷能综合利用为主要着力点,项目引进注重产业上下游之间的耦合,构建LNG及冷能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在LNG冷能利用上,以冷能空分项目的产品如液氧、液氮为原料,注重产品就地转化,打造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
在LNG及冷能综合利用上,鞍钢冷轧项目是具体体现。冷轧钢项目以LNG气化后清洁天然气为工业燃料,以莆田燃气电厂为动力源,充分利用发电过程中的多余蒸汽,以冷能空分的液氮为保护气,发展冷轧钢生产,实现了LNG能源、LNG发电、LNG冷能利用之间的循环,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未来发展方向是打造大型金属压延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