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互联网+大健康”,并不是简单的线上线下的取代或冲击,而是一片新的创新和价值蓝海,这不是一种简单的消费搬家,它应该一种从内到外的全新改变,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
——易恒健康CEO王影
一、“众马”同槽,看“互联网”如何续写神话?
在互联网时代,成就了多个马云、马化腾等多个互联网“巨咖”,也成就了多个互联网企业“神话”,互联网致富圣经备受推崇,“互联网创世纪”已成为不少创业者、投资家重视的“武功秘籍”,前赴后继地投身于互联网浪潮中不可自拔。然而,全球第四波财富——互联网时代格式已经初成体系,如雨后春笋的互联网企业们,越发觉得传统互联网大咖“四两拨千斤”、“以小博大”的财富神话难以复制,如何在互联网浪潮中分一杯羹,避免踏入“互联网”投资陷进成为重中之重。
互联网业内的一句经典的话也许能让你一梦惊醒——“打败马云的一定不是下一个淘宝”。互联网的未来一定不是单纯的复制,而是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去掘金传统行业——新的商机呼吁新的模式。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推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此后,“互联网+”迅速蹿红,并成为众多行业追逐的风口。“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旅游”等等概念不断被热炒,诞生了许多新业态和投资机会。
那么,打败马云的将会是谁呢?马云自己的话也许更能说明一切——“下一个能超过我的人,一定出现在健康产业里。”当“互联网”与“大健康”相加,全球财富第四波(信息技术产业)和财富第五波(健康产业)的亲密接触,必然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烟火,也许是下一个亿万富翁、也许是下一个企业巨舰、也许是下一个经济引擎……“互联网+大健康”,不仅会带来巨大的投资价值,也会带来巨大的社会价值。健康信息技术产业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外各类企业的投资新宠,成为了“互联网+”投资风口中的风口。
二、“高手”对话,看“大健康”如何创富未来?
随着“健康时代”和“消费时代”的到来,人们已经不再满足简单的医疗需求,消费者们追求个性化的健康解决方案、追求便利化的健康消费服务、追求智能化的健康消费体验……投资商们开始利用信息技术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加的健康需求,“互联网”和“大健康”两大“武林高手”进入了深度对话阶段——阿里巴巴斥资13亿港币入股中信21世纪,马云的触角已经伸入大健康领域;腾讯基于微信端推出“智慧医疗”项目;“百度医生”则密集签约公立医院……那么,互联网到底给“大健康”带来了哪些市场变革和产业创新呢?
1、“健康+互联网”思维
当然,首要的变化就是互联网思维带来的消费便利性,在全国刮起互联网飓风的大背景下,健康产业互联网化也成为时代风潮。主要可以表现为:
(1)销售渠道网络化
针对传统的药企、保健品企业以及健康服务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建立自己的品牌网络,能够极大地丰富原来产品的销售渠道,如汤臣倍健、康恩贝、无极限、鱼跃医疗等保健品和健康器械品牌,不仅有自己的直销网络渠道,在淘宝、一号店、苏宁等零售平台与拥有品牌旗舰店。
(2)产品零售平台化
在健康相关产品逐渐丰富的支持下,不少网络平台开始整合相关的健康产品进行统一销售,如一号药网主要销售药品、苏宁红孩子主要销售母婴用品、66健呼吸健康商城主要销售呼吸类健康器械等等。在互联网的促进下,消费者能够在专业平台购买到健康相关产品,更为方便快捷。
2、“健康+大数据”思维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一方面,大数据的应用能够促进医疗检测设备的开发和医药的研发;另一方面,大数据的推广还可以促进医疗和健康两大产业的融合,使患者信息的收集更加专业化和普及化,能更好地监控消费者的健康数据。
(1)促进健康技术研发
以医药研发为例,一方面,大量、及时的健康数据反馈能够帮助确定新药研发的方向、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减少开发成本;另一方面,大数据的应用能够让企业能够及时了解全国、乃至全球相关领域的药物审批、使用情况,降低研发信息壁垒。
(2)进行居民健康监控
2015年,i-watch、google-glass、TalkBand B1、小米智能手环、三星Gear手表等智能穿戴设备风靡全球,这些设备能通过采集消费者身体相关的信息,并进行甄别和分析,反馈给消费者或医疗机构,对健康进行有效监控、预测和治疗。
3、“健康+移动端”思维
在健康信息技术领域,被投资最多的当属健康相关APP,这得益于手机及通信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以移动医疗为例,根据易观智库数据,中国2014年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到30.1亿元,增速高达52%。在“健康+移动端”思维可以表现为两个方向:健康APP市场的繁荣和可穿戴设备市场的繁荣。
图: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易观智库《2015中国移动医疗市场专题研究报告》
(1)健康APP市场的繁荣
据统计,截止至2015年5月,国内医疗健康类APP数量达到3000款之多(数据来源:新康界),主要有几下产品类型:其一是医药产品的电商平台,如“掌上药店”;其二是健康信息咨询平台,如“快速问医生”、“好大夫在线”等;其三是健康知识普及平台,“用药助手”、“杏树林”以及养生APP等;其四是医疗资源线上整合平台,如“春雨医生”、“丁香医生”、“名医主刀”等;其五是健康运动在线平台,如“Nike+”、“咕咚运动”、“超级减肥王”等;其六是女性健康APP,如“美柚”、“大姨吗”等。
(2)可穿戴设备市场的繁荣
可穿戴设备虽然是小众市场,但增长迅速,随着可穿戴设备价值逐渐深化和挖掘,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前景也十分可观。据调研,2022年可穿戴设备市场价值将达到168亿美元,而2014年,这一数据仅为35亿美元。可穿戴设备主要有两类:其一是监测类设备,如备受追捧的I-watch、Seeq等,可以搜集使用者的健康数据,并进行分析;其二是治疗类设备,如Chrono Therapeutics的治疗烟瘾设备以及Omron Healthcare的止痛设备。
三、“群雄”逐鹿,看“投资商”如何玩转市场?
毫无疑问,健康信息技术产业是近两年健康产业乃至信息技术领域企业投资最多的方向之一,移动医疗、可穿戴设备、健康APP等新产品层出不穷。健康技术产业受到国内企业投资者的青睐,不仅传统的医疗制造企业和医疗服务企业进行产业升级,互联网企业和风投型企业也开始进军健康信息技术产业,共同来掘金,形成了“群雄逐鹿”的格局。
1、制造型企业转型
例如,苹果作为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以及开发了HealthKit健康服务平台,用于提供健康服务的应用相互之间及与最新的健康应用共享数据,并且还有ResearchKit、Apple Watch等医疗应用产品;无独有偶,小米也开发了健康手环,并入股iHealth;海尔集团成立海尔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开启海尔智能医疗战略;三星电子与中国平安合作开发移动医疗平台、与用友软件合作建立医疗信息系统。
2、服务型企业升级
传统的健康体检、健康管理等健康服务型企业不断的进行产业升级,例如,慈铭体检与就医160达成战略合作,为用户提供便捷就医、疾病检查、健康档案等服务,并建设慈铭健康管理云服务平台;安康国宾也大力投入IT平台建设,打造爱康国宾企业健康管理平台,并开发了爱康国宾健康商城,打造健康产品和健康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通策医疗收购海骏科技,投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医疗数据云服务平台等领域。
3、互联网企业拓展
专业的互联网企业主动拥抱大健康产业,将业务领域拓展到健康产业,例如,京东方与中国平安共同构建智慧健康服务平台;阿里巴巴投资医药电商中信21世纪科技有限公司,阿里健康公司打造“处方电子化”平台;腾讯打造微信健康云,并积极布局在线医疗,投资丁香园、挂号网等平台;百度医疗开发百度医生APP及“百度医院直达号”、百度健康云;京东开发智能云健康、京东健康云;360携国药集团搭建药品销售平台;微软也开发了Microsoft Health微软健康管理平台以及智能手环产品Microsoft Band。
4、风投界资本亢奋
众多知名PE/VC早就敏锐地嗅到了健康信息技术产业这块蛋糕,纷纷加快布局。例如,红杉资本投资大姨吗(女性经期护理APP)、蓝驰创投投资春雨掌上医生、上海国际创投投资健一网、腾讯投资挂号网、贵阳朗玛信息收购39健康网、Google Ventures投资Flatiron Health,此外,咕咚网、杏树林、华大医学、倍泰健康、康爱多等都获得了投资。
四、“钱流”涌动,看“资本界”如何投资健康?
资本界的频频出手昭示着健康产业的春天已经来临。而从投资领域来看,呈现的是“软硬”兼顾态势,即用于健康信息、健康管理的软件平台类以及用于智能穿戴等的硬件设备类两大方向。
1、投资于软件、平台
主要包括:健康产品购物平台、健康专业服务平台以及健康信息管理平台。如健康产品购物平台有:爱康国宾健康商城、一号药网、快易捷第一药品、宜太太女性健康用品销售平台等;健康专业服务平台则有春雨掌声医生、名医主刀、好大夫、挂号网、大姨吗、咕咚网等;健康信息管理平台则包括两个方向,第一是健康数据管理,如微信健康云、HealthKit健康服务平台、Microsoft Health微软健康管理平台、好大夫等,第二是健康数据查询,如丁香园、药智网等。
2、投资于硬件、设备
主要包括专业医用医疗设备、专业健康保健器械、家用健康检测设备、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其中,专业医用医疗设备在鼓励大型医院使用国产设备的大背景下,迎来了新一轮机遇;专业健康保健器械则包括健身器械、美容仪器等;家用健康检测设备包括血压仪、血糖仪等,如九安医疗推出无线血压测试仪、无线血糖测试仪和无线脂肪秤等产品;智能可穿戴设备则包括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