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园的地方实践——看上海、广东、湖南是如何做特色产业园的?

发布作者:东滩产研院浏览次数:

当前,在国家开发区政策引导下,全国多地加快特色产业园建设步伐,以上海重磅推出首批26个特色产业园为标志性事件,各地政府纷纷学习实践,湖南、天津、广东、安徽、四川都从省(市)层面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和审批名单。

上海:2020年3月上海市发布首批26个特色产业园区,2021年4月第二批14个特色产业园区正式对外发布,2022年6月发布第三批13个特色产业园名单。

湖南:2020年7月,湖南省批复31家特色产业园区名单,2018年湖南省科技厅和财政厅、商务厅联合发布了《湖南省特色产业园区管理办法》,开启特色产业园区申报工作。

天津:2021年9月,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天津市主题产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计划到2025年底,建成30个市级主题产业园区。

广东:2021年12月,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首批特色产业园申报评审工作,共评审出19个特色产业园区。

安徽:2021年12月,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安徽省特色产业园建设指南(试行)》。

四川:2022年2月,四川省经信厅公布了四川省“5+1”重点特色园区名单,首批包括33个重点特色园区。

还有其他省市,也在纷纷跟进特色产业园的建设浪潮。下面我们以上海、广东、湖南三个地区为例,看看各地是如何推进特色产业园建设的。


一、上海的特色产业园实践

上海一共发布了3批53个特色产业园名单,整体空间规模达到200平方公里,这些园区的主导产业包括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先进材料、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时尚消费品、新兴领域,值得关注的是第三批产业名单中,首次出现了元宇宙主题,聚焦了最前沿的国际新赛道。


从上海的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来看,在规模上政府并没有做出硬性规定,有大有小,小则几十亩,大则十几平方公里;物业形态也是各不相同,有大项目供地形式,也有单独的二级园区项目,也有一二级结合的园区项目。产业方向从第一批的七大方向也扩容成了十个,一般采用公司化运作形式,开发主体以平台公司和市场化主体为主。

从支持政策来看,在土地政策方面值得关注的是针对重大项目,提出了50年出让期,另外在提升容积率方面也明确了下限标准。金融方面确实有真金白银的4个1000亿元规模的基金,包括对产业投资、新基建建设、中长期信贷专项、以及园区的二次更新改造。上海市层面推出三批园区名单,用于全球招商,后续则市区联动,由各区推进后续创建申报、考核;先建后评区政府层面进行动态考核。


二、广东特色产业园

广东省以省级以上各类园区为依托,培育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集中度较高、具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园,擦亮区域产业“金字招牌”,进一步促进招商引资,增强产业集群发展能级。目前,广东省批复了第一批19个特色产业园区,以下列举了一部分园区。

广东省的特色产业园申报对象也是要求是省级园区,面积不能低于1500亩,且必须含有城乡建设用地,以开发区“园中园”形式为主,二级园区也是比较少,产业方向圈定在广东省提出的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实也是比较宽范围的,以政府主导的项目招商形式为主。特色产业园牌照由省工信厅授牌,实行动态管理,有进有出原则。


三、湖南特色产业园

湖南省发挥产业园区在振兴实体经济中的支撑作用,引导园区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促进园区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其实早在2018年就开始了特色园区的申报工作,但名单确是在2020年才对外发布,让上海占了先进。目前,湖南省批复了第一批31个特色产业园,以下列举了一部分园区。

改8.jpg

湖南省是典型的园中园申报形式,申报对象限定省级以上园区内的园中园;并且有明确的规模要求,用地不能少于1500亩,从发布名单来看大部分是企业供地形式,纯粹的二级园区较少;产业方向不仅限于高精尖领域,还是以现状的主导产业为主;推进机制来看是主要进行逐级申报的,申报成功后由省发改委进行统一授牌;同时,管理办法也出台了一些具有含金量的优惠政策,在项目布局、资金政策、土地报批、税费减免、综合评价等方面给予优惠。


四、小结

毫无疑问,特色产业园已经成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以上三个地区实践的分析,东滩智库对特色产业园有以下几点认知:

一是在规模体量上,以几百亩到几平方公里的小园区最为适宜,形态上小而美,土地利用以集约为大原则;

二是在产业定位上,强调产业特而强、特色鲜明,产业定位聚焦1-2个主导方向,且坚定产业准入原则;

三是在用地形式上,讲求灵活多样,不严格规定,从产业特性和企业需求出发,可以是直接供地、也可以是存量改造或是物业供给;

四是在开发模式上,以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为原则,政府起引导作用,市场化主体积极参与,可采用合作共建、股权合作、委托运营等多种模式。

联系东滩
如果您需要我们提供项目咨询、运营顾问、专题研究等方面服务,请点击“业务联系”填写需求信息,以便我们尽快做出回复。
咨询热线:021-3362 6586,139 1600 5445
业务联系
微信扫一扫
立即关注东滩智库

业务联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