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滩关注|青岛市建设新型临空经济区和国际航空都会

发布时间:2019/04/13浏览次数:

经过一年多的规划研究、论证和沟通过程,由上海东滩顾问主笔的《青岛市大航空战略规划》、《青岛市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综合开发方案》、《青岛航空产业招商和临空经济区综合开发方案》研究工作告一段落,相应规划成果经由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对外发布。


以下内容转自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新机场发力青岛建国际航空都会》(2017年10月11日)。新机场在推进建设的同时,也将带动整个青岛临空经济区的发展,会上明确了临空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到2030年,建成面向国际的航空枢纽,临空经济区发展成为国家航空产业创新区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航空都会。


流亭机场开辟国际航线22条客货吞吐量位居全国前列

近年来,青岛流亭国际机场在单跑道运行情况下,多措并举,深入挖潜,已开辟客货航线160条,其中国际航线22条;通达城市98个,其中国际城市16个,去年实现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2050.50万人次、23.07万吨,分别居全国第十六位和第十五位,面向国际的航空枢纽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青岛市的经济基础、发展潜力和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为突破空域、时刻和跑道等资源对航空枢纽发展的制约,我市积极启动胶东新机场规划建设,目前总体进展顺利,航站区和综合交通GTC主体结构基本完成,飞行区和空管设施建设按计划推进,将于2019年转场运营。


新机场建设谋契机打造国际航空都市新区

围绕新机场建设契机,积极谋划发展壮大航空产业和临空经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航空产业发展扶持政策颁布实施并取得良好成效。制定了《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航空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做强航空运输主业、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发展壮大航空工业、打造临空经济示范区等16条具体举措,涵盖范围广、支持力度大。二是临空经济示范区获批为我市提供了新的国家级开放平台。经各方积极争取和共同努力,去年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获得国家发改委、民航局联合批复,成为第一批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将按照“一核五区一带”空间布局,构建以航空运输为基础、航空关联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全面建成现代化生态智慧空港城。今年临空经济示范区又被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四大国家战略承载区之一,成为我市参与经济全球化、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城市的重要平台,对于吸引高时效性、高附加值、高耦合度的临空经济集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是组织开展产业发展研究并取得多项前瞻性和操作性兼具的成果。组织专业机构开展《青岛市大航空战略规划》、《青岛市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综合开发方案》、《青岛航空产业招商和临空经济区综合开发方案研究》等系列专题研究,系统对标国际航空城市案例,挖掘我市自身发展潜力,探索高效发挥新机场引擎效应,科学构建临空经济发展体系,近期均已形成正式成果,为早日建成面向国际的航空枢纽、打造新旧动能转换国家战略承载区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当前,正值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发展机遇期,航空枢纽建设与临空经济地位和作用突出,使命和任务艰巨。一是有利于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从湾区走向半岛”,打造国际航空都市新区,提升青岛地区的辐射带动和资源整合能力,为整个山东半岛提供交通、商务、科创、贸易、会展等五大平台,构建半岛要素资源配置中心,形成半岛城市群集聚发展、借势发展的合力,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二是有利于实现航空驱动发展,“从航海走向航空”,助力青岛深入参与全球高端产业分工,构筑国际供应链、价值链、服务链中心,形成自主创新、全球合作的国家航空产业创新区。三是有利于参与全球协作发展,“从地区走向世界”,以胶东国际机场建设为依托,建设国家级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全面助推青岛国际化战略,建成面向世界、联通全球的东北亚国际航空枢纽。




临空经济发展“三步走”2030年建国际航空枢纽

重点从临空经济发展目标、发展模式、空间布局、定向招商、政策支撑、营商环境等方面入手,研究制定临空经济发展行动计划和保障措施,明确工作推进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

一是精心描绘临空经济发展蓝图。围绕面向国际的航空枢纽和东北亚航空都会发展目标,实施“三步走”策略:第一步,计划到2021年,胶东国际机场全面运营,面向日韩地区的门户机场地位凸显,临空经济区集聚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形成航空物流、公务机、航空维修与临空制造等重点产业链,临空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第二步,到2026年,打造东北亚航空枢纽,构建完整的大航空产业体系,建成智慧人文、绿色生态的中国“精益航城”,临空产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第三步,到2030年,建成面向国际的航空枢纽,临空经济区发展成为国家航空产业创新区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航空都会,临空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

二是探索创新临空经济发展模式。以“港—产—城”三位一体、互动互促为发展理念,全域临空,非空莫入,充分借鉴国内外航空港和空港城先进经验,开创体验佳、效率高、政策新、产业优、配套全的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临空经济发展“青岛模式”。体验佳,是指从登机、到达、中转、购物、安全和出入境等全流程提升机场服务水平,提供最佳商旅体验,跻身SKYTRAX全球最佳机场排名前十。效率高,是指打造国内首屈一指的“零距离换乘”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客货集疏1小时通达青岛全域、1.5~2小时覆盖半岛主要城市。政策新,是指实施航权、口岸、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一系列政策先行先试,打造制度创新高地。产业优,是指坚持“非空莫入”准入底线,打造汇集航空科研、航空制造、航空运营、航空维修和航空偏好型产业为主的千亿级航空产业链。配套全,是指坚持生产、生活、生态协调理念,按照“十三通一平”(高铁、地铁、高速公路、市政道路、雨水、污水、自来水、燃气、电力、热力、通讯、有线电视、宽带和土地平整)标准建设配套基础设施,规划布局高品质教育、医疗、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

三是科学规划“港—产—城”空间布局。以产业为支撑和纽带,促进空港和临空经济区两大圈层实现良性互动。航空港核心圈层着力构筑“五港融合”,充分释放航站楼与跑道价值,建设“基地航空+航线网络”的航空枢纽港、“货运先行+业态创新”的航空物流港、“共享+服务”的航空数据港、“维修+改装”的航空维保港、“便捷出行+多元空间”的航空商旅港。临空经济区圈层紧紧围绕航空产业和临空经济特性,搭建以航空研发、临空科技、会展商务等为核心的大航空产业体系,形成“6+N”国家航空产业创新区,实现“多区联动”。“6”为六大临空经济功能区,包括空港中央活力区、临空科技大走廊、青岛航空航天谷、保税商贸创新区、城乡统筹示范区和平度航空先行区;“N”为若干个临空产业单元。

四是高端定位实施精准招商。坚持“非空莫入”,高标准制定实施产业和项目遴选综合评价办法,着力发展航空运输保障、物流、公务机等三大航空服务业,航空航天研发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命科学等四大临空先进制造业,国际金融、商贸、医疗、会展等四大临空现代服务业,构建“三四四”临空产业发展集群,培育新的千亿级航空产业链。结合产业企业和地缘市场两个维度,锁定招商“七张清单”、“三张地图”和若干产业布局图表,编制定向招商手册,明确“跑道圈层”与“临空圈层”空间落位指引,“按图索骥”实施产业链定向精准招商。结合临空产业发展逻辑、机场和临空经济区发展节奏安排,制定近期重点项目招商计划和工作台账,围绕基地航空、航空货运、航空维修、保税物流、跨境电商、融资租赁等展开招商活动。

五是建立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围绕航权和时刻、自贸区、综保区、公务机、融资租赁、口岸等重大事项和政策,积极向上争取军方、民航、海关、检验检疫等给予更大支持。完善航空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国际中转枢纽建设、洲际航线和全货机引进等方面支持力度。按照“一业一策”要求,从强化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研究制定航空物流、电子商务、高端制造、特色金融等重点临空产业扶持政策。

六是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围绕“速度更快、形象更佳、价值更高”等航空产业特色,打造精英人才向往的高地、高端要素聚集的宝地。对审批事项进行流程再造和时限压缩,采用新型电子化审批手段,实现线上预审预约、现场一次性办结。建立大数据信息服务中心,实现供应链上相关企业及政府间的信息共用、共享和无缝对接,促进区港联动、政企互动。加快推进口岸工作跨部门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开发使用电子口岸,不断提高大通关效率。结合临空产业特色建立健全个性化考核机制,持续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


业务联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