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发展的战略审计

发布作者:东滩智库浏览次数:

产业园区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发展变迁始终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如同生命体一般,产业园区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在面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同时,也需要通过持续“自身变异”来适应变化。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产业园区如何保持竞争力?战略审计提供了一个全面诊断、评估与指引园区发展的有效工具。


一、产业园区战略的进化观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产业园区面临的经营环境持续变化,竞争日益加剧。从“南资北移”到“东资西进”,从国际产业转移到国内产业再布局,产业资源的流动日益复杂多元。每个园区既面临吸引外部产业转移的机会,也时刻警惕自身产业“被转移”的风险。在这一背景下,园区领导者必须经常性地关注和审视园区战略,以动态发展的视角谋划园区未来。

同时,随着我国园区经济走过40余年的历程,产业园区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也在不断迭代升级,相关园区政策相继出台也在加速这一进程。比如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正是对这一趋势的回应,明确要求工业园区从“量的快速增长”迈向“质的有效提升”,引导园区走向特色化、集约化、数智化、绿色化、规范化发展道路。


二、柔性战略:应对变化的关键能力

变化是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开发建设的推进,产业园区的硬环境不断完善,企业进驻改变着产业生态,人口导入形成新的人文空间。同时,宏观经济环境、国家政策导向、产业发展态势等外部因素也在持续演变。

应对这种复杂多变的环境,产业园区需要讲究“战略柔性”——即在实施战略过程中为应对不确定性而表现出的一种调适能力。这种调适不是颠覆性的“伤筋动骨”,而是循序渐进的“微调”;不是漫长的流程再造,而是迅速的“快调”,实现华丽转身。

上海近期公布的第二批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方案正是这种柔性战略的体现,通过“复制推广清单”和“自主改革清单”相结合的方式,既保证了政策的连贯性,又为各区域留下差异化探索的空间。

随着全球产业格局深刻变革和国内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产业园区战略柔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园区在激烈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的必要工具。


三、战略审计:谋求变革的系统方法

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倒逼产业园区转型升级。这种升级不是笼统的口号,而是有着具体内涵的变革:从本土捞金到国际化战略定位,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从工业集聚到服务集聚,从封闭发展到区域互动,从引资引智到集群创新,从粗放管理到精细化服务。

产业园区只有主动谋求“自身变异”,才能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而战略审计正是谋求“自身变异”的首要工作——即对园区战略进行分析、评价与监督,进行标杆比较,重新审视资源条件,发现变异因子。

在产业园区发展的不同阶段,何为战略性资源,何为战略性条件,都需要通过战略审计进行阶段性确认。战略审计使园区中高层管理者对战略环境、战略条件、战略形势、战略机会与挑战保持统一、清醒的认识,从而形成一致性决策,促进决策的贯彻落实。

战略审计既可作为园区管理绩效的评价工具,由园区管委会组织内部开展,也可作为专业咨询服务,委托给外部专业机构执行。产业园区只有将战略审计作为常态化管理工具,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主动谋求“自身变异”,才能在激烈的“自然选择”中胜出,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四、战略审计的四个维度与五个专题

通过系统化的战略审计,产业园区能够及时洞察内外部环境变化,科学评估战略执行效果,精准定位自身发展阶段和方向,不断培育和提升动态竞争优势。

1、园区战略审计的四个维度

产业园区的战略审计,主要涉及四个维度的重新研判:

条件维度:审视自身优势利用情况,研判自身所处发展阶段。产业园区生命周期通常包括企业集聚、主导产业选择、合作创新激励等不同阶段,各阶段的战略重点各不相同。

政策维度:审视园区是否落实国家政策要求。如《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明确要求“原则上不宜超过3个主导产业”,旨在引导园区聚焦特色优势产业,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区域维度:审视园区融入区域发展格局和利用区域共享资源的情况。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通过打破区域壁垒,整合两地政策、市场与技术资源,成功实现跨区域合作,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新范式。

竞争维度:判定同级别竞争对手,研判竞争形势,评估竞争策略的有效性。

2、园区战略审计的五个专题

基于四个维度的审计分析,产业园区需进行五个专题的重新定位:

发展定位专题:基于自身发展现状,梳理诊断历届规划发展定位,结合中央和上级政府部署及周边环境变化,确定新一轮发展定位。

发展策略专题:基于主要优势和发展短板,研究发挥优势、弥补短板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策略。

产业路径专题:基于国家统一大市场推进进程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契机,研究本地主要产业的要素保障、竞争能力、短板不足,确定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提升路径及重点扶持的产业和企业名录。

投资融资专题:基于超长期政府国债、专项债政策,面向城市基础设施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领域,提供产业规划、项目策划、申报和可行性论证等服务。上党经济技术开发区探索的“管委会+平台公司+产业基金”模式,为园区投融资机制创新提供了有益参考。

体制机制专题:审视园区管理体制、运营机制和创新体系,为园区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上党经开区通过深化“三化三制”改革,构建“小管委会+大公司+产业基金”的专业化运营架构,有效激发了发展活力。


五、战略审计中的分析模型与数据赋能

SCP模型作为一种经典的产业分析框架,反映了特定行业结构、企业行为和经营绩效三个角度的互动关系。在产业园区的战略审计中,可对SCP模型进行延伸应用:S(结构)主要指发展条件和战略背景;C(行为)主要指发展策略和制度安排;P(业绩)则主要指发展现状或发展目标。

在战略审计中,首先研究现在时点上的P0(发展现状)是否符合预期、S0(发展条件和战略背景)是否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及C0(发展策略和制度安排)是否符合规划;其次根据S-C-P之间的内在机制,对C(发展策略和制度安排)做出相应调整。

在具体分析中,发展条件重点分析区位条件、交通条件、人居环境、科研资源、发展空间、竞争态势等方面;发展现状重点分析经济总量、技术创新、基础设施、产业平台、产业发展、企业聚集、创业创新、人才聚集等方面;制度安排重点分析体制(政府机构之间的权责利安排)、机制(管委会内部的运作机制)、政策(面向企业的地方性体例)、行政管理(规范政府相关部门的条例)、服务(招商、运营扶持方面的措施)等方面。

数据赋能已成为提升战略审计效能的新引擎。菏泽市审计局的经验表明,通过数据“线上筛查+线下核验”精准锁定问题,创新“空天地”一体化核查,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排查各类风险,能够显著提升审计精准度和效率。未来,产业园区战略审计将更加注重数据驱动、全域协同和持续监测,推动园区从“事后核查”转向“全链条管控”。



联系东滩
如果您需要我们提供项目咨询、运营顾问、专题研究等方面服务,请点击“业务联系”填写需求信息,以便我们尽快做出回复。
咨询热线:021-3362 6586,139 1600 5445
业务联系
微信扫一扫
立即关注东滩智库

业务联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