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大考已来,请收下这份零碳园区建设指南

发布作者:周微浏览次数:

引言: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由于我国工业能源消费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60%以上,工业园区碳排放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31%,产业园区自然成为工业绿色发展和能源低碳化转型的重要载体。


一、一场全国性的“双碳”大考

2021年9月,“多地限电”冲上热搜,苏州工业园区发布《致苏州工业园区企业的一封信》中值得关注的是,对获评“绿色工厂”、“零碳工厂”等符合绿色发展的企业争取予以“有序用电豁免”,随着节能减排被纳入到对园区的要求,未来对“零碳园区”的打造势必会对园区的建设和运营提出新的要求。

从国家层面看,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在具备碳排放评价工作基础的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园区中优先选择涉及碳排放重点行业或正在开展规划环评工作的产业园区,打造100个城市园区试点。

就眼前而言,国内外缺乏明确的零碳园区定义和实施指南,往往仅关注二氧化碳排放,尚未建立碳计量、碳管理、零碳闭环的“全局观”。


二、一个世界级的“典范”园区

走在综合能源服务前列的欧洲,早已有一些值得盘点的综合能源利用项目,以柏林欧瑞府能源科技园为代表,通过采用智能化的系统和技术,真正实现了冷热电和新能源、储能等设备互联互通,成为零碳园区典范。

1、园区概况

园区位于柏林西南的欧瑞府,占地面积约82亩,包括25幢建筑,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自2014年建成以来,稳达德国与欧盟的2050气候目标,园区80%至95%的能源已从可再生能源中获得。作为德国能源转型的创意灵感的象征,先后获得联合国“全球城市更新最佳实践”奖和城市发展类别中的“不动产管理奖”。


2、发展经验

▶ 能源清洁化: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光伏、风能、沼气等,通过热电联供站等设备来实现供暖、制冷和供电。


建筑低碳化:楼宇和设施的建设以最高能效为首要目标,并通过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集中控制,所有的新建筑都是“绿色建筑”,获得LEED能源性能标准认证并获得铂金级别。


储能系统化:运行电转热和电转冷设备共同组成智能电网,达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供电的目标。


交通电动化:通过接入1.8兆瓦时的电池储能系统,大约能满足100辆电动汽车、公交车充电的智能充电站,有用无人驾驶汽车、电动观光车等。


管理数字化:涵盖楼控产品,变频器,无六氟化硫中压开关设备,EBO楼宇运营系统,PME电能管理系统。同时,还落地了基于微网EMA的整体光伏、储能和充电方案,确保整个园区在运营阶段实现碳中和。


三、一份菜单式的“操作”指南

基于《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开展碳排放评价试点工作要点》、《低碳产业园区评估标准》、《关于组织开展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通知》等现阶段具有指导意义的文件,东滩智库将重点从能源结构、低碳技术、智慧监管、降污减碳四大方面提出措施建议。

1、能源结构: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新工业体系

进行能源结构转型: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在园区能源结构占比,关注国家及地方对于绿色电力购买的相关政策,条件成熟时进行绿色电力购买。

大力推广清洁能源:通过在园区内因地制宜的建设包含屋顶光伏、氢能在内的配套设施,推广园区内清洁供热,持续推进清洁取暖,扩大集中供热范围,因地制宜推行气代煤、电代煤、热代煤、集中生物质等清洁采暖方式。

发展节能储能技术:通过统筹工艺环节、优化生产组织、工序共享等手段实现园区内能源由点及面的综合利用。


2、低碳技术:推动零碳产业和技术的发展应用

生产节能

碳排放分析:根据碳足迹量化标准对产品进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分析、计算。

工艺共享:针对可进行工艺共享的环节统一规划和布局。

回料利用:实现园区内生产物料100%回收利用。

建筑节能

被动设计:利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风以及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等形式降低建筑的用能需求。

绿色材料:采用绿色环保产品、满足质量要求前提下提高使用回收材料比例。

光伏建筑:公共照明全部采取“风光伏发电+LED灯”。

节能系统:走廊、楼梯间、门厅、大堂、大空间、停车场等场所的照明系统采取分区、定时、感应等节能措施交通节能。

交通节能

进出管控方面:对于尾气污染物超标车辆或环境信用不达标的车辆不得进入园区。

在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园区内及周边地区充电桩、加气站、加氢站的投入及建设。

在车辆管理方面:鼓励企业使用电动车辆或氢能车辆,以及共享纯电力班车。

碳捕存和利用

碳捕集:燃烧前捕集、燃烧后捕集、富氧燃烧和化学链捕集。

碳输送:将捕集的CO2运送到可利用或封存场地。

碳利用: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将捕集的CO2实现资源化利用。


3、智慧监管: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零碳智慧能源体系

供应:主要包括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微风风力发电系统、风光互补路灯、智能充电桩、锂电池储能系统、氢能储能系统。

监测:建立园区碳排放指标体系和碳应用,为后续产业链优化,数字化助力碳减排提供方法支持和体系框架。

管理:基于园区内各类能源数据进行综合调度和能耗管理优化。

服务:利用相关碳数据管理、碳核算模型、碳足迹溯源等指标助决策者完成智慧决策,配备如园区碳核算、场景化碳减排、碳中和路径规划等服务能力。


4、减污降碳: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废水

分流管理:贯彻雨污分流、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分流。

分类处理: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分质分类处理。

共享试点:开展通用工序设施共享试点,对废水统一收集和处理。

大气污染物

集中供热:对废气统一收集和处理,部分实现园区内能源梯级利用。

共享试点:开展通用工序设施共享试点,对废气统一收集和处理。

固体废物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消除工业固体废物的外排及堆放现象,实现一般工业固废100%分类与收集。

危险废物:建立危险废物暂存点设施共享试点,全流程可追溯的数字化管理。

土壤地下水

土壤污染重点企业:退场时必须进行土壤地下水退场调查并进行公示。

非土壤污染重点企业:定期开展土壤地下水隐患排查和土壤地下水监测。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绝不是就碳论碳,而是多重目标、多重约束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这是一个长期过程,工业园区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自我诊断”和“自我优化”,从而无限靠近“零碳”的极致的目标。



联系东滩
如果您需要我们提供项目咨询、运营顾问、专题研究等方面服务,请点击“业务联系”填写需求信息,以便我们尽快做出回复。
咨询热线:021-3362 6586,139 1600 5445
业务联系
微信扫一扫
立即关注东滩智库

业务联系

关闭